第一百四十二章 争夺据点(1/4)

看手下这些士气低迷的将士,刘繇那争胜之心完全消失了,现在中原的局势真不是他所能应付的,袁大如袁术的势力随时都能够吞了自己,就是这孙策也并非等闲,几仗下来,刘繇知道自己是老了!

“郭军师、赵将军,这是我写给刘功的书信,请代为转交,我准备把这扬州交给刘功。”刘繇诚恳地说道。

郭嘉本就有夺下扬州的打算,如果不是因为刘功的关系,他可能会直接派兵强收刘繇军,现在看到刘繇同意交出军政大权之后,他也很是高兴道:“刺史的书信我定会带到。”

刘繇道:“这些都是我的亲信手下,我老了,现把他们交给郭军师和赵将军,请你们择优选用。”

赵云道:“此事还需皇上下了圣旨方可进行,先由刺史代为管理为是。”

其实,这刘繇也是精明之人,现在的天下大势他眼明如镜,那刘功的势力一天天强大起来,献帝死后,朝庭的大臣们又都归入到了刘功的手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投入刘功的手下是最好的选择,以后家内的好处肯定少不了。

扬州方向的情况刘功每天都要查看,对于郭嘉和赵云他是相信其能力的,但这毕竟是两人最重要的一战,刘功也不希望他们因这一战出现问题。

消息终于来了,看到赵云军轻松取得胜利的消息,刘功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听到郭嘉和赵云轻松取得了胜利,朝中大臣们也高兴,刘功的汉朝庭越是强大,他们的信心也就越足。

“对于刘繇归附一事大家有何看法?”刘功把刘繇的请求归附书信拿给了大臣们观看。

“皇上,刘繇归附是好事,但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这刘繇从今日起不能再是一方的诸侯,而是朝庭的一员,可调他回到昌邑另行任用。其军队重新进行改编。”杨彪出班说道。

陈宫赞同道:“不可以归附对待。而应以臣子对待。”

看到大家对这官意争论。刘功摆摆手道:“这样吧。其手下人员全部由郭嘉和赵云进行整编。刘繇本人到昌邑来任文官大学地副校长。”

陈宫等人听了刘功地安排都赞道:“善。”

刘繇现在对于争斗之事真地是没有多大地兴趣。在得到圣旨地当天就把手上所有地权力交给了郭嘉和赵云。

其实。现在地扬州大多不在刘繇地手中。他也就是交出了一些军队和文官而已。至于那些地盘。现在许多还在孙策地手里。

作为扬州事务地负责人。郭嘉和赵云有很多事要做。先要做地就是对刘繇军地整编。刘繇地这些军队全都是他手上地精锐。虽然被打得失去了士气。但只需要调整过来就完全能够成为一支精锐之兵。赵云把这些士兵全部打散之后安排到各军之中。其军队很快就达到了十三万之多。

郭嘉也没闲着。刘繇手下的文官他都尽可能的亲自进行面试,只要没有大的问题,他都会把这些人安排到地方负责政事。

三天这后。刘繇地手下全都安排完毕。

那被俘的乐就别看是一个酒色之徒,在被俘这后却表现得对袁术毕较的忠心,郭嘉在劝降几次之后,看到他没有降意,也就没再多劝,立即下令在营外砍头了事。

看到手上地这些工作完成,刘功对赵云道:“子龙,如今主公把这里的战事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对主公负责。从情报中得知。现在的孙策是把对岸布上了重兵,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把我军阻在这长江之北。”

赵云也看过每天得到的情报,知道孙策的打算就是想据守住江岸之后占据江东,赞同道:“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出现的情况,如果真让他们守牢了长江,以后我们再想打过去就难了。”

郭嘉道:“如今他们立足未稳。加之我军从刘繇那里得到了大量地船只,打一场水仗也是完全可以的,我的主张就是把这场水仗打下来。”

赵云道:“要过这长江就必须的进行水仗,可现在我们根本就没有水军。”

郭嘉笑道:“子龙忘了?太史慈是皇上任命的水军都督,现在刘繇军中的水军也非常的多,通过这一仗,我军的水军就能够建立起来。”

赵云也笑道:“我还差点忘了这事,不错,就以此扬州军为基础。把这水军打出来吧。”

听到郭嘉和赵云把组织水战的任务交给了自己。太史慈非常地高兴,他本身就有一身好的水性。现在得到了那么多的扬州水军之人,他当然有信心把这支军队建立起来,并且,他一直都想着与对面的孙策军作战,有这样一个机会当然不想放过,水军很快就被他组织了起来。

赵云对于水战是外行,但他每天都还是要亲自去查看水军的组建和训练情况。

太史慈在管理上还是有一套,这些刘繇军中的水军在他的带领下很愉就拥有了战头力。

并不是太史慈在训练上有一套,而是这些水军之人大多早就训练过的,现在只是让他们重新拥有战斗力而已。

上千艘战船一字排开在长江之中,太史慈等待着赵云进军的命令,经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