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前世今生难解案(2/4)

道:“胜即胜,败即败,有何手段可言。你横加打扰,徒令他精神散漫,又有何好处?”

如来低声道:“阿弥陀佛,三藏尚未言败。迦叶尊者且勿挂怀。”

迦叶双目阖起,不再多言。

三藏正犹疑之际,金蝉子问道:“何谓佛?”

三藏锐气已失,招架道:“佛渡天下劫。”

“谁能成佛?”

“你。”

“为何是你不是我?”

“我能渡己,但你能渡天下人。”

“好!何谓前世今生?”

“前世之因今生之果。”

“因果何解?”

“指天为因落地为果。”

“指天便如何?”

“指天则心中常有。”

“落地又如何?”

“落地则虚怀若谷。”

二人你来我往,不知不觉已过百回合。众僧身在局外,分明感到三藏在交锋三十回合便节节后退,却又始终退而不败,竟而支撑到百合之外,纷纷诧异莫名。只觉得三藏的应答并不巧妙,某些关节自己尚更胜一筹,但三藏言语之中前后呼应,时时于关键处自圆其,却实非自己所能。

金蝉子道:“天下乱象丛生,人心诡谲,佛欲如何渡?”

“论因果,使收骄敛欲;释真谛,使明性见理;传大道,使修身归心。”

“若世人冥顽不灵,佛又当如何?”

“天下无不可渡!”

金蝉子微微一笑,道:“如来叫什么?”

三藏道:“如来叫我。”

金蝉子道:“如来叫你,为何不应?”

三藏道:“我本如来,何须自应。”

金蝉子静默半晌,暗想:“他才悟得大日如来咒,此刻便能加以运用,确是我始料未及。虚实相生,以至无穷尽——师尊这一法理被他略加变化,顿时圆转如意。可惜太过拘泥于法理本身,以致藏头缩尾,大失本意的灵动洒脱。”

想到此处,脸露微笑,向如来合什道:“师尊在上,弟子败了。”

如来道:“四百年前你与本座赌胜,一时意气离开灵山,此后两度论法皆受挫而回,今日终能得证大道,本座甚感欣慰。”

金蝉子道:“佛谓四大皆空,欣慰从何而来?”

如来合十道:“万相本如来。”

三藏浑身一震,道:“三藏受教。”

金蝉子由衷一笑,叹服道:“师尊就是师尊,弟子败了。”

如来道:“金蝉却非金蝉,你已胜了。”

金蝉子放声大笑。殿外又一个声音传来:“别再胜胜败败的了,你再不出来,我可要进去了!”清亮悦耳,却是年轻女子的声音。

三藏这才抬起头,朝金蝉子瞧去,见他一身白衣,大袖飘飘,分明一副士打扮,哪有半分僧人模样,心中不由一动。金蝉子对众僧质疑的目光视而不见,适时转过头来,与三藏四目相接,三藏立时心神失守,隐约觉得眼前之人与自己相识已久,却想不起他的姓名。待得清醒之际,金蝉子已然失去踪影。

金蝉子下了灵山,转头向身旁白衣女子道:“你是道家传人,原是不懂我佛家法理,方才论法实为佛门创立至今一大盛事。”见白衣女子愀愀不乐,更无心听他话,于是又道,“其实他尚未出山,你又何必急在一时。”顿一顿又道,“你想去凡间,这便去吧。”

白衣女子脸现惊喜道:“师伯让我一个人去?”

金蝉子淡淡道:“去吧。”

白衣女子急忙拉着金蝉子衣摆,跳道:“多谢师伯。”话音甫落,向东径直掠去,不片刻,却又返转身来,追问道:“师傅那儿?”见金蝉子笑而不语,重又喜上眉梢,蹦蹦跳跳地离去。

金蝉子仰望长天,静立回首,前尘往事一如昨日。

他忽然开口道:“你如今多大年纪?”

身后三藏的声音道:“弟子今年二十有一。”

金蝉子又问道:“你父母是何人?”

三藏道:“弟子自为师傅抚养,不知生身父母。”

金蝉子道:“不曾问起过吗?”

三藏道:“既入佛门,俗世种种何须再理会。”

金蝉子眼神迷离,戚然道:“既是如此,你又何必跟来。”长叹一声,转过身去,双目神光暴涨,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深深注进三藏眼中。三藏不由得退后了两步,身躯微微发颤,脸上神情变得复杂难明。

良久,金蝉子敛起神光,道:“因果对应不爽,抑或一种因可结出百种果?这是我与师尊最后一次交手,只论正法,不分胜败。”转身又道,“不识灵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三藏,下山去吧。”完举步离去。

三藏呆立原地,各种思绪纷至沓来,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半空里一声暴喝:“三藏!”

三藏猛然惊醒,慌忙应道:“弟……弟子在。”

“佛祖着汝下山应劫,九九难满之日,方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