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实习见习 四(1/2)

姜泰民不知什么时候回到家,在姜小军身边坐了下来。阳松拿手掩着口,无声地笑着。

姜小军唬的一下子坐了起来,摸摸头,不好意思到:

“我刚才没说错什么吧?”

唐婉秋笑道:

“没有,都是说的好话。把你爸比喻成了一头驴子和老黄牛。”

姜小军见父亲慈祥的看着自己和阳松,嬉笑道:

“妈,这就是您的问题了。您堂堂一语文教师,怎么连不能拿驴子来比喻长辈这事都没教好我呢?下次我一定改。只能用鲜花啊、猛虎啊、导弹啊之类的美好、勇猛的东西来比喻我爸。行

不行啊,爸?”

姜泰民、唐婉秋“噗嗤”笑了,姜泰民道:

“你就是欠揍。还是怪阳爷爷,小时候不许我用棍棒教育你们,现在想打,却打不赢了,也打不动了。”语气里竟带着一些伤感。

阳松见状忙道:

“走,小军,咱俩陪姜爸喝两盅去。”

说着站起身,一左一右陪着姜泰民进了餐厅。

姜泰民边吃便听两人汇报这个星期的动态,听阳松说道准备下周就开始调研,不觉皱了皱眉。阳松忙问道:

“怎么,姜爸,我们做的有什么不对吗?”

姜泰民端起酒盅,放在唇边,将饮不饮,缓声问道:

“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打仗那会儿,每次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阳松歪着头想了想,立刻明白过来,说道:

“啊,我知道了,小军,我们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地图,区地图。”

姜小军此刻也恍然大悟:

“好吧,我明天就找人要一幅过来。”

姜泰民摇摇头:

“仅仅只有区的地图还不够,还得要市、江北省甚至周边省份的地图。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如果胸无全局,不从大局着眼,你们这个调研报告的水准就要大打折扣了。

那时候我们行军打仗,每次行动前,看的、研究的最多的是地图;每到一个地方、每打一次胜仗,最先要找的、看的,也是地图。可以这么说,没有地图,我们寸步难行,不吃透地图,就不可能有一次次胜利。看地图、研究地图、画地图摆沙盘成了每个中高级指挥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说着,这才将唇边的一盅酒倒进嘴里。想了想,又说道:

“今后,无论你们干什么工作,从政也好、经商办企业也罢,都要记得这两句话。倭国鬼子侵略中国时,为什么能够轻车熟路,如入无人之境?正因为他们从鸦片战争之后近百年时间,源源不断派遣间谍到中国,基本上将我们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了然于胸,那地图测量得比我们中国人自己测绘的还详细、精确,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可我们对倭国、对高丽、对粤南、对阿山等国家又了解多少呢?真让人汗颜呐。

诸葛亮偏居隆中,何以能准确判断大局走势,给刘备献计三分天下?太祖坐镇陕北,何以能挥斥方遒,先是写出鸿篇巨著《论持久战》,八年抗战赶走鬼子,紧接着三年三大战役打败蒋公正?尔后又力排众议,抗美援朝,打败以霉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晚年又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就是因为他们的眼光从来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放眼全国、全球...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日久必成大器!

我不妨告诉你们,在胡家台十年,我看的最多的书,一个是二十四史,一个就是中国和世界地图。别的不说,整个江北省、市的地图我已是烂熟于心,无论是防汛抗灾还是农作物分布,无论是全省还是各地市经济发展状况,我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个三四五六来,根本不需要实地踏勘。当然喽,具体到一线指挥时,还是要到实地详细察看的,毕竟地图和材料是死的,而环境

在经常变化...

所以呀,你们这次调研,说小了,不过是一次实习,说大了,这是一次难得的工作、学习方法的检验和积累,做好了,可以受益终身。呵呵,经验之谈,仅供你们参考。”

阳松和姜小军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恭恭敬敬地给姜泰民敬了

一杯酒。这哪里仅仅只是经验之谈?这分明是一个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久经磨难、愈挫愈奋者无比宝贵的人生体悟啊。又有多少人能有幸亲耳聆听一省之长毫不遮掩、毫无修饰的肺腑之言呢?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晚餐谈话,给阳松的感觉,收获不亚于四年大学生涯。

让姜小军、阳松大感意外的是,第二天星期天,姜泰民竟让人抱回来一大摞全省及各地市州地图,挂在书房里,拿着根长木棍,足足花了大半天时间,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几次重大战役和国内省内改革开放以来几次重大决策为例,手把手教两人看图、研图。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阳松都在不断回味、消化姜泰民这两天指教时所包含的大量信息,每一次咀嚼,都觉得又有新的感受与收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