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缘待来生(1/2)

????(城市发展规划也属于要河蟹的话题?)

抱歉各位,我实在不知道怎么修改。

幸而快要结束了。

熊彪不甘心让这个融进了他一部分心血的构想就此夭折,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恰在这时,刘玉兰敲门进来,送来当天的《人民日报》、《江北日报》等报纸。熊彪百无聊耐地随手翻了翻,每一页都只是拿眼睛上下一扫,便丢在一边,沮丧地仰靠在椅子上,闭上眼沉思。

忽然脑海里如一道亮光闪过,熊彪赶紧将扔在一旁的《江北日报》拿起来,从第一版看起,一段段、一行行仔细扫过,终于在第四版看见了他想要的东西,文章不长,不过是一个“喜迎建国三十五周年”征文启事,熊彪没去看征文启示的内容,两眼死死定在记者的名字上:“燕大林”。

沉吟片刻,熊彪放下报纸,在抽屉里拿出一本内部电话簿翻了翻,毫不犹豫的拿起电话机,照着号码拨了过去:

“江北日报社吗,我找燕大林。”

不一会儿,一个浑厚的男中音从电话线里传过来:

“我是燕大林,请问您哪位?”

熊彪爽朗地笑道:

“燕子,我老熊啊,熊彪,现在有空吗?”

半小时后,熊彪来到江北日报社,门口站着一个精精瘦瘦的中年男子,看见熊彪过来,老远就迎上前去喊道:

“熊瞎子,好久不见,我以为还在你媳妇怀里冬眠没醒呢。哈哈。”

熊彪忙道:

“你这只小燕子,大门口嚷嚷什么?也不怕人听见笑话。”

“咱老同学开玩笑,谁爱笑笑话去,怕个屌?走,上楼去,你来准又没什么好事?”燕大林大大咧咧说着,拉着熊彪就上了二楼社会部办公室。

熊彪甫一坐下,就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厚厚一摞文稿,递给燕大林,又掏出一包烟,摸出两支,两人点上。熊彪开门见山道:

“这是我和几个小年轻花了两个月搞的一个调查报告,

你先看看,有什么想法?”

两人都是老烟枪,等燕大林认真看完,一包烟只剩下了一半。

燕大林嘴角叼着烟,半眯着眼望着熊彪,右手食指中指在桌上快速轻叩着,良久,左手将嘴角的烟夹起,弹了弹烟灰,笑道:

“文章不错,思路也不错。要是从城市和经济规划的角度再深化一下,应该更有说服力。熊瞎子,我们叫上大虫怎么样?让他参谋参谋?”

“郭伯龙?我才不愿见那条臭虫呢?”熊彪脸色不愉道。

“瞧你熊瞎子这肚量,太小了点不是?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大虫几次三番登门给汪老师磕头赔罪,痛哭流涕;人家汪老也早已原谅他了,你还叫什么劲?再说了,他如今好歹也是省社科院的著名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确实颇有见地,听听他的意见有益无害。”

熊彪闷闷地点点头。燕大林拿起桌上电话,直接打了过去:

“喂,郭专家,在龙宫里休息呢还是在蛇洞里休眠?呵呵,我在熊瞎子这里淘了个小宝贝,想请你鉴赏一下。行,龙海酒家,六点钟,不见不散。”

“你看,还专家呢,专门给他自己的酒家拉生意。”熊彪不满道。燕大林笑嘻嘻地看着他:

“熊瞎子,我说你带有色眼镜看人呢吧?他把共患难的老婆从乡下带进城,几个人能做到?城里生活不易,开个饭馆养活自己怎么啦?他私人请客,你带上嘴就行了,想那么多干什么?活的不累吗?走吧,还看得见路么?要不要我牵着你呀?呵呵。”

“你个死燕子,我等会要吃烤乳燕。”熊彪笑骂道。

两天后,著名经济专家郭伯龙推荐的《市区远景畅想与建议》在江北内参上发表,摆在了江北省“四大家”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案头,一时激起万千层浪。

领导何万里、姜泰民相继签批意见,要求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组织专家进一步论证,拿出切实可行方案,分步实施。

何万里签批的是:

构想宏大,工业园区、长江港区、特色街区、科教新区、核心都市区、宜居小区“六区”远景规划定位明晰,根基扎实;虽为“畅想”,但并非空中楼阁,建成之日,将是、江北腾飞之时。

姜泰民的意见简洁明了:

自古为九省通衢之要地,国家地理位置之中心,全国工商业、科教之重镇,在东部沿海飞速发展、中部日益塌陷的情况下,科学规划并实施“六区”战略,对、江北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须科学规划,省市联动,加快推进。

一场由两个大学生的实习调研报告引发的市未来发展的大讨论就此轰轰烈烈拉开了序幕。而姜小军、阳松两个始作俑者却在和郭伯龙、燕大林、熊彪见过一面后,早已脱身事外,各

自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澜美人服装厂”新厂选址位于香妃湖区,新征地50亩,

与原服装分厂连成一片。邵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