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宝剑磨砺 一(1/2)

四十一宝剑磨砺

星期一,阳松不顾苏珊娜和王菁的劝阻,坚持早起锻炼,然后去了经济学院。因为今天是约翰?海萨尼教授的第一堂课,阳

松可不想错过聆听这个经济学家的演讲。

约翰?海萨尼是美籍匈牙利人,全球著名的博弈论专家,其独特之处在于不完备信息博弈的高度创新分析,是将博弈论发展成为经济分析工具的先驱之一,在博弈论与经济推理应用于政治和道德哲学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后获诺贝尔奖--作者注)。

约翰?海萨尼60多岁,个子高大,满脸皱纹,身穿一套黑色西服,白色衬衣,花格领带,满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老人表情严肃,但说话慢条斯理、风趣幽默:

“有人说我是个药材商人,因为那是我父亲的职业并且是他希望我继承的职业,因此我攻读了药学硕士;有人说我是文学爱好者,因为我曾获得过文学硕士;也有人说我是哲学家,因为我曾获得过哲学博士;还有人说我是个数学家或社会学者。呵呵,但更多的人认为我是个不错的经济学家,因为我最完整的学历是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发表的论文中有关经济学的最多;我估计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你们选择了我的经济学课程而不是其它。”

课堂上笑声四起。约翰海?萨尼摊开双手,耸了耸肩膀,继续道:

“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我只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即使我现在已经年过六旬,也仍然对未知的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不要因为我是个著名的经济学家而选择我的课程,最重要的是,保持你们对经济学的热爱与好奇,它将会带领你们走进一个神奇的王国。

欢迎你们,孩子们!我将带领你们走进这个王国,和你们一道充分体验和领略博弈的艰辛与快乐。”

然后又是每人一个长长的书目清单和几道思考题,以及教授的联系方式。

与法学课不同的是,这次每人手中多了两本书,一本是博弈论鼻祖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1944年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另一本则是阳松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孙子兵法》!

和阳松并排坐在一起的程志斌也被惊到了,拍了拍《孙子兵法》的封面,感叹道:

“真没想到,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竟然要学《孙子兵法》。呵呵,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阳松怔了半晌,喃喃道:

“好熟悉好亲切的感觉啊,早知如此,我应该把家里那箱子的古书都带过来,还有那套《***选集》。”

程志斌一愣:“对啊,毛爷爷不就是个天才的博弈大师嘛,

是得重新学习学习他老人家的著作了。”又问道:

“阳松,你习惯美国这种教学方式吗?老师基本不教书本上的东西,绝大部分都要我们自己去学习、思考。好辛苦哦。”

“嗯,还好吧,以前在高中和大学我差不多也是这么学习的。这种放牧式的学习方式我蛮喜欢,很辛苦,但也很充实。”

“放牧式?”程志斌愣了一愣。

“呵,我就打一比方。你看,牧羊人放牧,只是把牛羊赶到草场上去、保证安全就完事了,哪头牛、哪只羊吃什么草、怎么吃草、吃多少他都不管,全靠牛羊自己;能吃、会吃、善吃的才会长得快、长得壮,最终成为头牛和头羊。你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一个道理?”

程志斌呆呆的看着阳松,好半天才回过味来,心有不甘道: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可是,这心里,终究不是个味儿。在国内,咱好歹也算得上是天之骄子,怎么搁你嘴里,倒成了被散放的猪马牛羊了。不行,咱不能和那帮任人宰割的畜牲一样,咱要成为头羊、头马,更要成为狼!头狼!”

“那不也还是畜牲吗?呵呵。”阳松嬉笑道。

“去你的,那一样吗?”程志斌笑着拿拳头捣了阳松一下:“走吧,到图书馆找资料去。”

阳松闻言站起身:“行。我这次就先以毛爷爷的《论持久战》为题,完成我的第一篇博弈论文。你呢,要不要和我选一样的课题?”

程志斌笑道:“不了,咱们殊途同归吧。我对春秋战国很感兴趣,就从《孙子兵法》里选题吧。这段时间咱俩多沟通沟通。”

“行勒。回见。”两人在图书馆分手。

接下来一周,除了早上的锻炼和晚餐时间可以松弛一下,阳

松全身心扑在学习上。每天晚上,他都要结合一天的学习,列出一大溜疑惑和问题,第二天再去图书馆、阅览室去查找资料解决这些问题,一时半会实在无法解决的,再另列一个单子,准备找老师讨教。偶尔和杰克琼森、嘉里林、程志斌等人在咖啡厅里坐坐,分别探讨一下法学和经济学方面的课题。

时光飞逝。

星期四一早,离巴克斯?鲍姆教授规定的比较法论文交稿时间仅剩一天,阳松拨通了巴克斯?鲍姆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