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目标确定 二(1/2)

转眼情人节和元宵佳节相继来临。

经王菁和程志斌相邀,几个人在王菁她们公寓里开了个小型派对,王菁、付秋萍几人做元宵,阳松则和苏珊娜做蒸米团。

元宵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米团子却是江汉平原一带独有的元宵节美食,王菁、付秋萍等北方人很少有见过。

为做米团子,阳松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在电话里反复请教母亲后,通过李家豪的帮助,请唐人街饭店师傅磨好大米粉,做好了腊肉、香干、粉条混炒而成的馅,带回宿舍后,将粗细均匀的米粉蒸熟,用开水调和、捣揉,搓捏成一个个如鹅蛋般大小的米团,然后在米团中间摁出一个凹陷,填上馅,收口,在两掌间团得圆溜溜的,摆放在蒸笼里大火熏蒸。

中午时分,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阳松揭开锅盖,白雾蒸腾,一股稻米的清香霎时弥漫了整个公寓。

众人看着满锅晶莹剔透的米团,不禁叫了起来:

“哇,好香,好漂亮!”

王菁迫不及待的盛了一个,用筷子夹起,吹了吹,试探着咬了一口,小嘴吧嗒着,一脸陶醉的样子,然后如馋猫吞鱼一样,顾不得烫,三口两口就将一个团子消灭殆尽。

阳松见状,忐忑的心思总算安定下来。待大家都开吃后,也夹了一个团子,一口咬下去,一股熟悉的家乡味道顿时弥漫了口鼻,随即一口将剩下的一半狼吞虎咽下去,不料竟噎住了,哽得两眼翻白,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苏珊娜见状,忙给他端来一碗元宵,阳松喝了两口甜汤,堵在胸口的食物方才滚落下去。

付秋萍见他噎得眼泪都出来了,笑道:

“也难怪你吃的这么猴急,你老家真不愧为是鱼米之乡,这味道确实不错。要不是今天尝到这团子,我还以为全中国人元宵节都只吃元宵呢。”

“嗡,我觉得比汤圆好吃。不甜不腻,不齁喉咙。”

程志斌嘴里含得满满的,瓮声瓮气说道。

苏珊娜笑道:

“你们还没吃过油炸团子呢,那味道更美!”

阳松也笑道:

“呵呵,油炸的固然也很好吃,但真正最美味的团子,还数用柴烧过的炭火烤捂的。可惜现在我们没有这个条件,等回国后,我再请你们品尝。”

上官婉云道:

“以前,我总以为台湾的小吃天下第一,现在仅仅只是跟着你们吃过几次大陆的一些饭菜,相比起来,我才知道台湾的美食不过只是沧海一粟。”

王菁冷笑道:

“台湾的小吃?哼,恐怕走遍台湾,还不如一条王府井大街的小吃多吧?”

上官婉云被她噎的脸色通红,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程志斌忙笑道:

“你还真别不相信老王的话。放暑假你跟我到大陆走一趟吧,看过之后,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地大物博,什么叫做锦绣江山。和泰山、华山等五岳以及洞庭湖、太湖、滇池相比,阿里山、日月潭不过是一些缩微景观而已。”

上官婉云诘问道:

“中国山河再好,可为什么仍然会有那么多人偷跑到香港、台湾?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精英分子宁可放弃体面的工作,跑到、美国来洗碗、端盘子甚至去医院背尸体,拿最低的报酬,干最苦最累最脏的活?”

程志斌无言以对。几个人一时都沉默了。

阳松喝完碗里的甜汤,轻声一笑:

“所以,我们现在才要提出来改革开放啊。以前美国、苏联两大阵营封锁了我们几十年,也没把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现在我们的外部发展环境一天天变得更加宽松,国内政策一天天变得更加开放开明,人民无穷的创造力已经开始被激发、挖掘出来,你看着,不出四十年,中华民族必将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而我们,就是肩负着睡狮觉醒使命的一批人!”

付秋萍疑惑的问道:“真的会这样吗?”

阳松肯定的点点头: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是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规律。中国自康乾盛世后开始衰败,到1840年鸦片战争和1894年甲午战争,从世界强国一跌到底,成为东西方列强肆意瓜分、侮辱的‘东亚病夫',直至八年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开始走出谷底,至今不过三十多年。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般而言,中国新朝建立后七八十年,通过休养生息,必然会迎来一个盛世,而每一个盛世,莫不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富强之国。更何况现在已经不再是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了呢?

你们想想,一个十多亿人口大国的苏醒和崛起,那将会是怎么样一个欣欣向荣、万马奔腾、气吞山河的壮观景象,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惊天巨变?

所以,无论现在中国大陆如何贫穷落后,无论有多少人因为什么原因背井离乡,只要变革成功,改革之路走得扎实稳妥,十亿人民爆发出的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