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春寒料峭 三 、光明女神 一(1/2)

王菁这一年多含羞忍垢,打落了牙齿和泪吞,一心扑在学业上,念完了硕士还要念博士,都只因渐渐对程志斌意冷心灰。此时此刻,几杯酒后,心中憋了近两年的委屈、忌恨、痛苦等情绪一股脑宣泄爆发出来,涕泪纵横的将程志斌数落了无数遍,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众人听了,都觉得匪夷所思,直说他俩人思维古怪,有点脱离常人。齐娟倒不以为意,问道:

“那,那个上官婉云呢?现在她在哪?”

程志斌见众人都看向他,有点不自然的回道:

“她回台湾了。按他们这行的规矩,一旦失手,人就要撤离。估计再也不会回到伯克利了。我他妈真是鬼迷心窍了,真不该和小菁赌气的,事实证明,在大事上,还是她比我有眼光。现在不承认不行。”

阳松竖起大拇指赞道:

“牛!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幡然悔悟、知错即改更是难得,善莫大焉!”

程志斌苦笑道:

“我哪能比得上你。你看你,众星捧月,琴瑟和鸣,这才是真牛呢。”

王菁冷冷的扫了他一眼,张了张口,还想鄙薄他两句,却见众人都傻愣愣的看着她,默然无语的敬了阳松一杯,然后颓然的放下酒杯,长叹了一口气,鼻子一酸,泪水又如珠串一样滚滚落下。

遵照阳松的叮嘱,那些涉及到国安层面、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的机密,她可不敢乱说。

程志斌见她又哭了,赶紧噤口不言,一杯接着一杯喝起了闷酒,最后竟然醉了。

一周之后,程志斌突然又接到警方通知,前去辨认一具被潮水冲滩的女尸。

王菁、阳松、苏珊娜三人陪同程志斌赶到警察局。程志斌查看并确认了自己为上官婉云购买的灰色坤包、一封写给自己已被浸泡得皱皱巴巴有些模糊的信,匆匆看了一眼那个已被海水浸泡得肿胀变形、面目恐怖的僵硬尸体,蹲在角,“哇”的一声呕吐、哭嚎不止。

假期最后一天,又有消息传来。

中国驻美大使馆通过国内留学机构和留学生组织发布通告:经中国公安部门查明,“中国青年发展基金”和“中国发展研究会”两个美国民间机构实为台湾出资组建的间谍组织,希望广大留学生以祖国利益为重,不要轻易加入这两个组织及其它任何不明背景的组织和机构,以免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阳松悚然一惊,登时呆若木鸡。他清楚的记得,付秋萍曾多次要他参加的,不正是这两个组织吗?脑海里又忽然回响起中秋节那天付秋萍的哭泣声:

“我已经回不去了,一切都晚了!”

难道付秋萍真与台湾方面有关联?

阳松急急慌慌跑到王菁和苏珊娜那里,打听付秋萍的消息。一进门,却得知付秋萍早在一周前就已留下“外出见习”的留言,不告而别,现在下落不明。

“叫齐娟来,问问她知不知道秋萍姐现在在哪儿?”王菁说道,立即拨打齐娟寝室的电话。

片刻之后,齐娟急匆匆跑过来,一脸茫然道:

“我也不知道啊,这些天赶论文,蹲在图书馆里,忙得昏天黑地的,哪儿都没去,也谁都没见过。”

“你二哥可能知道吗?”阳松问道。

“他隔着千山万水的,从哪里能知道?我只晓得,她俩在‘十一'国庆那天通过电话,两人对着电话哭了好半天。具体说了些什么我也不清楚。”齐娟也十分焦急不安。

几人忙找到她的导师和同学,却被告知,付秋萍声称家里有变故,已请假半个月。

外出见习?家里有事?她孤身一人,哪里还有什么家人?

急切间,阳松忙拨通了总领馆的电话,却被告知,付拥军在旧金山的工作暂告一段落,业已返回。

阳松傻了眼,有心想请洪门帮忙查找,可偌大个美国,人海茫茫,哪里有线索可寻?

一直到放寒假,付秋萍都杳无音信。

一个活生生的大活人就这么从此凭空消失不见了。

而另一个女孩的失踪更让他感到难以理解和不安。

寒假前,阳松让苏珊娜开车到斯坦福接姜瑜,顺便邀请席瑞琳过来聚会,谁知苏珊娜、姜瑜回到伯克利分校后告诉阳松,席瑞琳也同样于两个月前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阳松惊得目瞪口呆。

直觉告诉他,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要不然短短几个月之间,怎么会如此巧合的集中出现一连串的意外呢?

可是无论他如何打听,就是得不到任何确切的消息,就连秘密联系姜泰民,竟也一无所获。

六十六光明女神

圣诞节及寒假期间,阳松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的决定。他放弃了去芝加哥、底特律、费城等美国东北部实地考察的计划,拒绝了随苏珊娜去波士顿度假的建议,执意开始着手撰写暂名为《“硅谷”启示录》的调查报告,作为他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这一点不仅程志斌、苏珊娜和金东镇、李启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