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泽国劲松 五(1/2)

阳松笑道:

“我没事,正想找您请教呢,等您一会吃完了我就过去。”

回到寝室兼办公室,阳松见房门口停着一辆五六成新的自行车,办公桌上已堆了厚厚一摞文件资料,紧挨着办公桌,摆着一张大四方桌,方宏华正往桌上铺一块蓝布。

“呀,方主任,这么快东西就全弄好了,你的办事效率可真高!谢谢了。”

方宏华听到阳松说话,忙停下手中活计,转身搓手道:

“阳书记,瞧您说的,都不过是些小事。但还是有一件没办好,我们这里没有写毛笔字用的好宣纸,过些天我到天门镇去看看能不能给您弄点回来。”

阳松从包里拿出十张十元票面的人民币,连同一包阿诗玛递给方宏华道:

“坐吧。不用急,平时用旧报纸就行了,没那么多讲究。这点钱够吗?不够我再拿。”

方宏华吃惊的打量着阳松,结结巴巴说道:

“阳书记,够,足够了,可这,这怎么行?我去请示一下马乡长,从机关账上走就行了。您从省委大院来我们这个穷乡僻壤,已经够委屈的了,哪能还要您自己掏钱?”

“委屈?呵呵,是我自己要下乡的,哪有什么委屈?公是公、私是私,一码归一码,这是原则问题,不能混淆。拿着吧,我也不缺这点小钱。”阳松神情坚定的将钱推到方宏华面前。

方宏华见阳松这么一说,只得收下钱,嘴里喏嚅道:

“阳书记,您可得做好思想准备,乡里干部们已经两个月没发工资了,教师们拖欠的更多。”

阳松吃了一惊:

“哦,这么困难?怎么成了这样?”

“唉,各个乡都差不多,我们曾台乡情况更差一些。外出务工的人太多,农田抛荒现象很严重,各个村的公粮水费都无法完成,没办法,政府只好用包村干部们们的工资冲抵,说的是按12点到15点计息,可大家心里都明白,连本都不知道有没有着落呢;就是这样,地区布置的任务还是难以完成,所以县政府结起账来,我们不仅没有什么收入,每年还要靠向县财政借钱才能勉强维持运转,就像以前搞大集体时农村的超支户,寅吃卯粮。唉,也不知道这日子几时能看到头啊?”

“那其它乡为什么比我们好一些呢?”阳松不解的问道。

“别的乡一般都还有几个乡办企业,一方面农民招工后在企业里干活每月都有工资收入,农忙时还可以兼顾一下田里的农活,有了这些人在,农田也就不至于荒废了,多少还能收点公粮;另一方面,夏征秋征时,乡财政可以向企业借点钱或提前收税周转一下完成任务,所以县财政分给他们的也就相应多些,日子比我们好过,但也好的有限。只有像马鞍镇那样工商业发展比较好的乡镇,那才叫真正的过日子。像我们乡这样的,只能叫等死!”

“等死?!你说得太悲观了吧?”

“悲观?阳书记,我实话告诉您。因为穷,现在我们乡政府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信用了,唯一的一台车趴窝半年了,因为加油站再也不给我们加油,除非把以前赊欠的钱还清了;集镇上两个餐馆被政府的欠条拖垮关门了;乡中学的门面房全部被抵给了建筑公司;就是路口的小卖部也在门外贴了个告示,如果我们政府机关买东西,必须现金支付,一律概不赊欠。您说说,这世上有这样的政府、衙门吗?”

“那既然都知道有企业日子就好过,为什么不建几个工厂、发展些企业呢?”阳松疑惑道。

“咳咳,谈何容易啊?”门口有人咳嗽着接话道。

阳松和方宏华扭头一看,原来是熊少华来了。阳松忙道:

“哎呀,不是说好我过去的吗?熊书记您怎么过来了?”

方宏华听两人的意思是要商量什么事情,忙端过一张椅子给熊少华坐下,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水后,退了出去,轻轻带上房门。

熊少华道:

“我那里人来人往的,不好说话,还是你这里安静。”

喝了一口水,关心的问了阳松几句生活方面的事情后,问道:

“小阳啊,乡里的情况你了解一些了?”

“也就听组织部祝部长、徐科长和刚才方主任介绍了一点。熊书记,事情不会真像他们说的那么严重吧?”

“严重?呵呵。”熊少华苦笑了两声:

“岂止是严重?是很严重,十分的严重。咳咳咳。”

熊少华发出一阵剧烈咳嗽,满脸的皱纹更深了一层,一手撑在腹部,一手从口袋里摸出一包大公鸡,两根焦黄的手指伸进半瘪的烟盒里,阳松忙摁住他,从自己裤袋里掏出一包阿诗玛,熟练的拆开,抽出一支递给熊少华,划火给他点燃。

熊少华眯着眼狠劲的吸了一口,一支烟几乎燃去三分之一,一口浓烟从嘴唇里冒出又随即钻进两只鼻孔,再从嘴里吐出来时,已成淡淡的一缕白烟。

“嗨,好久都没抽这么好的香烟了。”熊少华叹道:

“但你年纪轻轻的,最好还是不要学我们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