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三个丽人 三(1/2)

陈竹插话问:

“小娟,这和看电影有有什么关系?”

古婵娟神秘地道:

“我看过几部美国旧片,觉得这美国女人和里面的一个著名演员长得很像。”

“不会吧,哪有这么巧?再说了,一个大演员怎么可能来到中国,还跟一个中国青年形影不离的?阳松,你说呢?”陈竹道。

“呵呵,这世上的事谁能讲得清?就像一句老话说的,戴着破表讲话-说不准哦,万事皆有可能。咱就别操那份闲心,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又问古婵娟:

“小娟,那个什么周卫东开学后没再找你麻烦了吧?”

一句话,好像提醒了古婵娟似的,她连忙问道:

“是呀,我还纳闷呢,他不仅不缠着我了,好几次见到我,还多远的就躲开了。奇怪的很。嗯?”

说到这里,古婵娟仿佛明白了什么似的,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阳松,问道:

“莫不是你在背后做了什么?肯定是的,上次你就说过要去调查他的。快说,怎么回事?”

阳松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呵呵一笑:

“是不是现在没有人追你,心里又有点失落了?”

“呀,呸,”古婵娟抬手给了阳松一巴掌,又对陈竹嗔道:

“竹姐,你也不管管你家男人,你看他多坏呀。”

陈竹“腾”的一下红了脸,一伸手,抓住古婵娟,揪住她脸颊:

“你这个小妮子怎么说话呢?什么叫我家男人?既然这么坏,我才不要他呢,送你得了。”

古婵娟笑道:

“竹姐,你说的真滴假滴呀?我可要拿个箩筐把他捡回去了唷。”

说着,两人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阳松故作愁眉苦脸的样子:

“哎哎,我说,我怎么听你们两个说话这么别扭呢?我又不是一个东西,让你们推来推去的?”

陈竹、古婵娟听着一愣,接着哈哈大笑,不约而同道:

“对,你就不是一个东西!”

说完,两人手拉手拔腿就跑,一路咯咯笑着,眨眼就进了校门。

数日后,经管学院学报全文发表了阳松的论文《简论法制经济》,与此同时国内主流杂志《新华文摘》刊登了论文摘要,同期还刊发了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严厚德的长文《经济离不开法制》。

两篇文章都强调,无论是为主的计划调节还是为辅的市场调节,都要依法而行,没有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势必会给不法之徒造成可乘之机,给社会带来无序的不公平的竞争。

文章观点鲜明、措词严厉,明里暗里对目前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些诸如利用职权倒买倒卖计划等的乱象给予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一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没过几天,阳松收到严厚德的一封亲笔信,邀请他国庆节期间务必抽空到京城晤面,就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阳松愉快的接受了邀请,回复到时一定前往拜会。

国庆节转眼就要到了,阳松准备提前一天去京城,遂写了一幅隶书“百年好合”,精心装裱后,给邵保国、赵倩两人送去,对不能参加他们的婚礼表达了歉意。

阳念听说后,请求阳松有空到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去看看阳馨,阳松也高兴的答应了。

阳馨今年高考落榜,阳树生遂托部队首长做工作,将阳馨特招到了总政,总算了却了她一直想当文艺兵的心愿。

国庆节前一天,阳松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抵达京城。

黄昏时分,当他一身疲惫的踏进神往已久的大学校门时,心里禁不住一阵激动和感慨。

命运常常喜欢捉弄人,你越是渴望、追求某种东西时,它越是让你即便翻山越岭、费尽周折却最终擦身而过;而正当你不抱奢望潜心苦行时,它却又让你在不经意间眼前一亮、柳暗花明,那魂牵梦绕的东西蓦然出现在你眼前,触手可及。

不知是因为即将放假还是什么原因,女生宿舍一楼传达室里竟然没人值守,阳松在三三两两女生的注目或轻呼声中轻松的来到四楼,敲响了407宿舍的房门,心里竟没来由的升起一股渴望、激动而又有点紧张的情绪。

房门被打开半尺宽,露出一张清丽的脸庞,警惕的看着阳松问:

“你找谁?”

阳松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回道:

“这位同学好,请问生命科学专业的姜瑜在吗?”

那女孩并没将他让进屋,回头喊了声:

“姜瑜,有人找。一个帅气男生。”

随即是一个无比熟悉的声音问道:

“谁呀?”

房门大开,身穿蓝色短袖翻领恤下配青色长裤的姜瑜出现在门口,阳松笑眯眯地望着她,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

姜瑜不敢相信的擦了擦眼睛,随即惊喜地大叫一声:

“阳松哥!”

如乳燕投林般猛地扑进阳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