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女孩心事 二(1/2)

古婵娟从陈松年和印端清那里得知陈竹离家出走的消息时,惊讶万分,她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骨子里竟然如此刚烈,做出了这么极端的举动。

她本想告诉阳松,可一看阳松如饥似渴到几近废寝忘食的学习劲头,她又按下了这个念头,每天跑到陈松年家里,探听消息,安慰二人。

好在没过几天,从陈家沟传来消息,陈竹已平安回到老家,和师兄姐师弟妹们整日潜心武学,便放下心来。

阳松托古婵娟转给陈竹的几首诗,古婵娟在转达前,都细心的抄录了一份留下,自己三不知拿出来看看。原本因他不理会陈竹而产生的气恼与失望也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被阳松的痴情深深打动,心甘情愿地陪着他找资料、写论文、习英语,她自己的功课也在这种紧张繁重的压力下不知不觉迅速水涨船高。

冬至过后,1982年新年即将到来时,阳松终于完成了论文第一稿,同时,与古婵娟合作,论文英文稿也于同期完成。

这一日午后,古婵娟整理完书稿,见阳松心情颇好,玩笑道:

“小阳哥,被你压榨了这么久,你就不能请我一次啊?就是再黑心的资本家,也还知道给工人同志们放个带薪假、给个利市(红包)什么的,你不会比资本家更冷酷无情吧?”

阳松怔了怔,突然发现陪他在图书馆煎熬了近两个月的古婵娟确实清瘦了许多,心里觉得过意不去,见时间也不早了,高兴道:

“咱不能学那不孝媳妇哭婆婆-干打雷不下雨,走,我现在就请你去撮一顿。地点、酒菜随你点。”

说着,两人收拾好东西,慢慢向校外走去。

见阳松二话不说来真的了,古婵娟心里高兴,出校门没多远,看见一个崭新装修的小饭馆,门楣上悬着一块黒匾,上面写着三个金色隶体大字“多味斋”,信步走了进去。

饭馆大堂里墙壁雪白,桌椅簇新,每张桌子都不大,只能坐四五个人,桌子间用雕花镂空的木栅栏隔着,别有一番韵味,屋子里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油漆味,显然刚开张不久。

阳松两人选了一张靠里的桌子坐下,见桌面上摆着一个印制精美的菜谱,觉得新鲜,阳松拿起菜谱打开看时,一个穿着一身白长褂,头戴一顶红色无檐帽的小姑娘已经拿着本子站在一旁,阳松点点头,心里对这家饭馆的印象往上又提了一级,微笑着将菜谱推给古婵娟,古婵娟翻了翻,手指在菜谱上点着,小姑娘飞快的记下,转身轻巧离开。

不一会儿,小姑娘送过来一瓶52度“沔阳小曲”,端来一盘油炸兰花豌豆,古婵娟拧开酒瓶盖,先给阳松面前的小酒盅倒满,又给自己面前的小酒盅倒了浅浅一杯,率先举起酒杯,轻声道:

“heers!”

阳松会心一笑,举杯和她轻轻一碰:

“heers,thankyouverymuch!”

阳松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才发现古婵娟竟然也干了,正张着小嘴,眼里漾着笑,朝他吐了吐舌头,两颊上已飞起两片桃红,那俏皮妩媚的样子看得阳松心尖忽然荡了两荡,忙怪道:

“你怎么也喝完了呢?这酒有点后劲,不许你这么空腹喝的。”

说着,拿过酒瓶,给古婵娟倒了半杯,又给自己倒满,这时,小姑娘端上来一个小蒸笼,揭开竹盖,一股浓郁的香热气蒸腾而起。

“啊,沔阳三蒸,好!”

阳松惊喜地叫道,迫不及待的伸出筷子,夹了一块薄薄的金黄油腻的五花肉,塞进嘴里,根本不用咀嚼,一抿即化,只剩下满嘴的米香、肉香和各种作料香,

“真不愧为多味斋啊,味道真不错,婵娟,你快尝尝,很地道的。”

阳松赞不绝口,给古婵娟碗里夹了一块肉。

古婵娟异常高兴,夹起肉送到嘴里,顿时眉开眼笑:

“真好吃,比家里做的还要好吃。”

“那就多吃点,瞧你这些天累的,都瘦了一圈。”

“我才不累呢。能和你在一起做事,我很高兴,很充实,也感觉进步很大。所以,我还要谢谢你呢。”

说着,古婵娟端起酒杯,和阳松碰了碰,又一口干了。拿起酒瓶,给自己个阳松分别倒满。

阳松急道:

“哎哟,婵娟,不许这样,要喝醉的。”

古婵娟媚眼如丝,斜了阳松一眼:

“你别小瞧人,喝不喝得过我还不一定呢。”

阳松瞪大双眼,不敢相信地问道:

“不会吧?上次喝酒时,才那么一点,你就差点醉了。”

“咯咯,那是我第一次喝酒。现在嘛,半斤应该不在话下。怎么样,敢不敢比一比?要不,你这个侄子就去拜见阳念的爸爸?”古婵娟笑道。

阳松蒙了:

“这话怎么讲?”

古婵娟咯咯笑道:

“这是我现编的歇后语,不知道了吧?咯咯,告诉你吧:认输(叔)呗。怎么样,形象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