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吕氏覆灭(下2)(1/2)
萧山城内,在县令张苗的府中,赵让和众位将领一起饮酒吃肉,十分快活。几名主要将领早已领会赵让的意图,所以神情轻松,而其他将领倒是大多面有忧色,尤其是县令张苗,更是几度欲言又止。
赵让看这个斯文秀气的年轻人一脸的挣扎,于是微笑道:“张爱卿,看来你有话要说啊。事无不可言之,只要言之有理!说吧!”
张苗早就知道这个年仅十五的少年皇帝迥异于以前的大宋皇帝,除了雄才大略,有着不符合年纪的才智和城府,还十分善于用人,登基数月以来已经收拾了不少庸才官员,选拔了许多年轻有为的官员补上,可见其对于人才十分看重。虽然官员们都知道赵让对待犯事者十分残忍,杀戮颇多,但是也继承了宋朝皇帝不以言杀大臣的传统,因此张苗见赵让已经应允,于是离座跪下说道:“陛下,微臣有一言,望陛下赦臣死罪。”
赵让心里知道他想说什么,微笑着说道:“张爱卿尽管畅所欲言吧。”
“谢陛下!目前叛军损失惨重,虽然还有六万人马,但已经是士气低迷。现在叛军只有三条路走,一就是向陛下投降,但是陛下已经宣布要全歼叛军以立威,所以此路基本不通;二就是绕开萧山直扑京城,这也是近乎不可能之事;而三就是立刻撤退,冲破陛下调去堵截的浙军,回到老巢和留守的十二万军队汇合。如果让他们逃脱,不能一战功成,其后果实在难料,还请陛下一鼓作气,趁夜继续攻击叛军,以竞全功。”张苗一股脑的把心里想了许久的话说了出来。
赵让伸手虚抬示意他起来,对赵全使了个眼色,早就明白赵让意图的他会意的点头,清了清嗓子说道:“张大人所虑,相信也是诸位心中所想,不过陛下才智无双,怎么可能想不到呢?此中深意,你们还需多加体会,才能更好的为陛下效力啊!”
张苗露出思索之色,回到自己的座位,而其他人也是如此。过了一会,张苗才试探着问道:“陛下是在引诱叛军做最后一搏,然后一举歼之?”
赵让心里笑道:“还算孺子可教。”点头道:“确是如此,吕文德是不会放过最后一丝机会的,就算让他逃回老巢,也是必亡的结局,倒不如来个破釜沉舟。朕吩咐城中和三大营假意庆祝,就是给吕文德一个暗示,让他觉得我们松懈了。可惜呀,三大营在庆祝的只是一半士兵而已,其他人已经严阵以待,就等叛军来自投罗网了。”
张苗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有些尴尬的说道:“微臣该死,竟然不自量力,怀疑陛下的决策,真是班门弄斧,徒留笑柄。”
赵让毫不生气,温和的说道:“无妨,你能尽忠直言,这就是对的,而且你是文官,毕竟不是十分了解战事,能够想到刚才那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众位爱卿放宽心,吃饱喝足,待后半夜,我们再来欣赏叛军的覆灭。”
得到赵让嘉许的张苗很是高兴,其他人解除了心中疑惑,也是开怀畅饮,一时间厅内气氛很是热烈。赵让吃着牛肉,忽然想起慕容有雪来,心道:“不知道这家伙有没有按照我留下的决策来处理党争之事呢?现在大局基本已定,人还是少杀点吧,这几百年宋朝也没有过这么多朝臣在如此密集的时间段被杀,闹得太大,对我的统治基础还是有影响的。”
后半夜很快来临,宁静的月光笼罩着战场,那些战死叛军的尸体横陈在死寂的萧山城外,任由夜枭啄食。整个萧山城,包括三大营,都是安静异常,似乎守军在狂欢之后,都陷入了沉睡之中,惟有一些扔在坚守岗位的哨兵,在营门口矗立着。
渐渐的,月亮被乌云遮住,整个天地间都是一片漆黑,只有哨兵们在黑暗中待了许久,才适应了这样的环境。
当看到不远处正在缓缓逼近的叛军,看着脚步蹄声都是异常轻微的黑影们,哨兵们露出冷笑,悄悄的离开岗位,退进大营里。
一瞬间,数千个火把几乎同时燃起,把黑沉沉的夜空照得透亮。一连串的吼叫声打破了之前的死寂:“吕元帅有令,破营!”
数万叛军潮水般涌进营门,以骑兵开道,以步兵为后盾,向左营发起了前所未见的猛烈冲击。大营的栅栏根本挡不住叛军的冲锋,被撞得七零八落。
当大半叛军进入大营时,他们却惊讶的发现从进来到现在连一个敌军士兵都没看到,这才明白过来是中了空营计了,顿时大多数人都陷入了恐慌中。毕竟,之前一直支撑他们的信念,就是冲破禁军的大营,一口气直扑京城,趁着京城守备空虚拿下它来,可是现在中了敌人的计,叛军顿时陷入了传染病一样的集体慌乱中。
城头突然也亮起了无数火把,而紧接着城头的几十门大炮和弩车一起发射出带来死亡的炮弹和弩箭。叛军夜袭没带火炮和弩车,所以赵让一点也不担心对方能有伤及这些炮手和弩兵的远程火力,集中了所有的火炮和弩车,加上内城早已准备好的弩手,给予了叛军大量的伤亡,对他们的精神和斗志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叛军乱成一团,不过显然其中还是有不少头脑清醒的指挥者,尽力让部下们平静下来,并且有组织的向后撤退。赵让在城头上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