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兄弟二人出间隙 秘籍失窃引纠纷(1/2)

话说华夏国取得三连胜,一众岛国鬼子灰头土脸的抬着井下一郎的尸首垂头丧气的离去,外面等候看热闹的人和各大媒体记者虽然不知具体情况,但看岛国鬼子一个个跟死了天皇一样的表情再加上还抬着个死人,就知道岛国大败。再加上当时在场的国术弟子大肆宣扬,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国术威武,并且加上自己的主观臆想编辑成各种版本的报道,一时间闹的是人尽皆知,一方面为国术自豪,一方面指责岛国的厚颜无耻,一下子把华夏武术的岛国武术推上风口浪尖,无数青少年争前恐后的奔入各大武馆学习国术,而本来学习空手道、柔道和其他岛国武术的青年也弃暗投明,投向华夏国术的怀抱,国术的发展暂时算是迎来一个高峰期。

华夏三位代表可谓是一战成名,无数青少年慕名来到振华国术馆要拜三人为师,尤其是张志成轻松打死岛国空手道冠军、李念龙一拳打倒岛国合气道冠军,一时间成为无数年轻男女崇拜的偶像。相比之下,山凌的获胜在外行者眼里多有侥幸的成分,因此名头可能稍稍小了一点。

三人未经师傅允许不敢轻易收徒,因此前来拜师的人只得投在振华国术馆名下,三人有时间偶尔来指导一下。由于前来拜师的人太多,国术馆只得通过筛选的方式限制招收名额,能通过筛选无不欢天喜地、喜不自胜,没通过筛选的不免垂头丧气、唉声叹气。

此时,山凌不愿意呆在那嘈杂的场合,正一个人在姬云生的练功房打木人桩,这时姬云生喊他,说有人前来拜访,要讨教武学方面的内容,一定要见到山凌才肯罢休。

山凌不禁有些奇怪,自己刚来羊城两三天,前一天的比武也都不显山不露水轻轻松松赢了比赛,在外人看来不过是运气好而已,怎么有人还非得要向自己讨教?

这样想着,山凌便跟随姬云生来到会客厅,果然见一个四十多岁的西装中年正恭恭敬敬的坐着等待自己。

姬云生简单的介绍一下就出去招呼新来的学员们了,留下二人在会客厅讨论。

原来中年人叫王扬文,从十几岁开始练习太极拳,至今已有三十载,苦于没有名师指点,所以并没有什么成就,连内劲都没修炼出来,在网上看到了姬云生对战岛国柔道高手的视频,虽说在外行人看来山凌多少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王扬文毕竟习武几十载,当然看的出来山凌的获胜并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就那轻轻一脚,把对方的力道完全化解于无形,并且强加到对方身上,才导致对方的惨败。

虽说当时比武没有记者在场,但是华夏国术的弟子在比武开始之前就认为国术必胜、信心十足,不少人拿手机或者摄像机拍了视频,后来发在网上,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山凌心中暗笑,你的名字叫扬文,如果学文说不定可以名扬天下,偏偏要来学武,跟你名字犯冲啊,不过心里这么想,嘴上肯定不会说出来。

山凌询问了他的练功方式和习惯,一下子就找到了症结所在。

“首先,你练武只是业余爱好,每天最多不过两个小时,虽然练了三十年,但综合时间来说并不长。像我从小习武二十年,每天练功最低八个小时,你算算我综合时间有多长。”山凌淡淡的说道。

“噢,还有其他的呢?”王扬文赞同的点点头,又问道。

“其次,你的练功时间和方式都不对。”山凌盯着王扬文说道。

“此话怎讲?”王扬文有些疑惑。

“你由于工作忙,只能每天晚上回家以后练功,并且是在自己房间,在楼房里面练的是吧?”山凌问道。

“的确如此。”王扬文点点头。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山凌喝了一口茶,“首先练功不能在屋里,不能在水泥地上,更不能在楼房上面。”

“这是为什么啊?”王扬文奇怪的问到。

“练内家拳的,在练功的时候一般都穿布鞋,站在土地上,是因为布鞋不会阻挡地气,因为在运功的时候要吸取天地间的阴阳二气。阳气从手掌的劳宫穴进入身体,阴气由脚底的涌泉穴进入身体。而现在人们很多都穿塑料底或者橡胶底的鞋子,人体吸收不到底气,所以现代人很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山凌耐心的解释道,“而你练习太极拳也属于内家拳,你每天在高楼上练拳,身体吸收不到地气,所以只能练习招式,而修不出内劲。并且你是晚上练拳,内家拳一般白天练功最好,随着太阳初升阳气旺盛,这时候才是练习内家拳的最好时机。”

“原来如此。”王扬文听山凌这么一说,不禁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再者,你练功不够刻苦。”山凌毫不客气的说道,“像我当初练功时,每天站桩至少三四个小时,每天大量的训练。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虽说我们练习内家拳,但对于自身的锤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那时候天天练习排打功,每天都筋疲力尽、伤痕累累。有所小成之后,天天在水里练习打拳,这样可以增加肺活量,练习出招速度。而你天天只是打两趟拳,基本功都不扎实,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怕是让你现在扎个十分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