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老君助 郭子琪除害,天尊阻 首阳山无功(2/2)
又连续做了无数次,结果都是一样,每一次快成功的时候,就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给压了回来。
九子无力地耷拉下翅膀,神情沮丧到了极点,叹口气说道:“唉!看来是天不佑我啊!”
说完,向“夷齐古冢”飞去。
位于莲峰山北部,和莲峰山遥相呼应,位置在享堂沟山湾正中的伯夷、叔齐墓冢,坟堆高2米,直径3米,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下,幽静肃穆。
墓前石碑上有左宗棠篆书的“百世之师”,和“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的碑文。
碑坊门砖上,刻有陇西书法家王霖后书的对联:“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横额为“高山仰止”。
这两个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受到世人如此的敬仰?这里还有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
在商代末年,孤竹国(在今河北省)的国君有两个儿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齐。
国王很钟爱叔齐,想把王位让给他,伯夷知道了父亲的心意,主动离开孤竹。
叔齐不愿接受哥哥让给他的王位,也躲了起来。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尊老敬老,赡养老人,便一起投奔周国,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后来西伯昌死了,周武王继位。武王整顿内政,扩充兵力,进军讨伐商纣。
伯夷、叔齐听说这件事后,便跑上去拉住武王的马缰绳,劝谏道:“父死未葬,就大动干戈,攻伐别人,这能说是孝吗作为臣子,却去攻伐君主,这能说是仁吗“
武王的将士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拔出剑来要杀他们,被太公望制止住了。太公说:“这是讲道德的人!“吩咐将士不要为难他们。
等到打败了殷纣王,天下人尊奉周武王为天子时,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
他们互相搀扶着离开了周朝的统治区,在首阳山隐居下来,靠采薇菜充饥。
快要饿死时,作歌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祖兮,命之衰矣!“歌罢,遂饿死在首阳山上。
他们这种至贤至忠的气节,就连孔孟都为之推崇。
九子落在了‘夷齐古冢’,在两个古墓周围,既焦急,又沮丧地徘徊着。
焦急的是,中山狼到现在还没有露面;沮丧的是,自己的脑袋复位无望了。
它哪里知道,箭头移除失败的原因,竟然是元始天尊暗地里使用五行阴阳大法阻碍的。
就在九子刚一飞出异度空间的时候,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在乾坤镜里就看到了,也包括中山狼和那群狼人等。
随后,元始天尊用天地通心术,读取了九子和中山狼内心的计划,终于明白了它们的险恶用心,于是,由太上老君化成白发婆婆,前去通知郭子琪,并送他斩狼秘笈。
各位看官可能会问:以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无上法力,要对付一个小小的恶狼,那不是挥手之间,就灰飞烟灭的事吗?为何还要如此的大费周章呢?
其实不然,不是迫不得已,神仙也不会随随便便开杀戒的,尤其是那些人世间的恩恩怨怨,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来了结,神仙会在暗中相助正义的一方,这样一来,也能让人们相信,邪不胜正善恶有报的道理。
至于那些狼人,元始天尊用天地传音,通知二十八宿前去处理,为了避免误伤人畜,把它们通通赶到大漠荒原,再聚而歼之。
安排完这些,元始天尊开始专心地来对付九子了。
论级别,九子要比元始天尊高一些,因为它的父亲是天帝,是统治诸天万界的帝王,是玉皇大帝的前任。
人常说:官大一级压死人!
这句话,在人、鬼、神三界都是至理名言,尤其是尊崇帝制的神界,更是不能越雷池半步。
所以,当九子要移除箭头之时,元始天尊在暗地里,用五行阴阳大法,一次次地阻止了它计划的实施,让九子彻底的失望了。
就在九子焦急地徘徊之际,突然,一阵若有若无的抽泣声,从远处慢慢地飘了过来。
九子转过脖颈,疑惑地注视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着看着,不由得失望地大叫一声:“完了,一切全完了!”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