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1/3)

尽管在某个意义上,1841密西西比步枪代表着前装火枪的最后辉煌,但是其面对第一款大规模列装,同样经受战争考验,性能也出现改革性的后装步枪——德莱赛步枪,恐怕也不见得会有比起米涅步枪更好的下场。

德莱赛步枪,又称之为德莱赛1841针发枪(1841-r--),作为一支在当时来讲相当先进的军用后膛装填步枪(同时是世界上第一支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在普丹战争和普奥战争中都为普鲁士军队带来了技术和战术上的巨大优势。可以说这支枪在步枪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很多资料都提到德莱赛1841是世界上第一支被广泛采用的军用后膛装填步枪,但事实上比它更早还有美国的霍尔1819。

针发枪(-),顾名思义,就是用击针击发子弹的步枪。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将弹丸射出。

其发明者德莱赛,全名约翰?尼古劳斯?冯?德莱塞(---r,1787-1876),1787年11月20日出生于美因茨选侯国的瑟梅尔达(?r),是一个锁匠的儿子。德莱赛在1809年到1814年间曾在巴黎炮厂试验了几种后膛枪,但都没有成功。德莱赛离开巴黎炮厂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瑟梅尔达,并在1814年成立了自己的工厂生产火帽,就是在这个工厂,德莱赛设计出了德莱赛1841针发枪。1864年,德莱赛被封为贵族,而在这之前,德莱赛的称呼应该是约翰?尼古劳斯?德莱塞。

1876年德莱赛在瑟梅尔达去世,享年89岁。

德莱赛步枪的研制经历可以说是相当曲折以及戏剧性的:

1814年,回到故乡的德莱赛在他自己的工厂开始了后装枪的设计。

1836年,德莱赛完成了整把从后面装弹药的针发枪的设计。在当时,步枪都是从枪口装弹药的,从后面装弹药无疑是十分“非主流”的做法。但是,普鲁士政府认识到了这种“非主流”步枪的优越性,于是政府马上就收购了这一发明,并把它作为最先进的秘密兵器,进行秘密研制。

1841年,德莱赛解决了针发枪的几项跨越性的关键技术后,德莱赛步枪立即被普鲁士军队采纳,并以1841的名称列装。

1848年,德莱赛针发枪的秘密被公开。但对于这种优秀的步枪,很多人都持反对态度。据说,一位普鲁士将军非常讨厌后装枪,他在死时留下遗言,要求在他的墓地上用前装滑膛枪放一阵枪声,否则他死不瞑目。一个瑞士军事代表团访问普鲁士时,检阅了普鲁士后装枪部队的瑞士将军边走边嚷嚷道:“用嘴吃东西才是高贵的(指前装枪),瑞士射手从来不会卑贱到使用从尾部装填的‘枪’(指后装枪)来射击。”

但很快,战争改变了他们的想法。普丹战争中,普鲁士军队的1841步枪大放异彩;普奥战争中,普鲁士军队依靠1841针发枪子弹后装的优势,仅仅用了七周,就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在几次使用前装枪的部队被使用后装枪的部队打得稀烂的战役之后,认识到后装枪强大的欧洲各国纷纷开始研制和装备后装枪。在瑞士,当有人再次问那位把后装枪叫做“枪”的将军对后装枪怎么看时,这位将军不得不说:“枪是前装还是后装都是一个样,但吃东西是万万少不了嘴巴的。”

不久,瑞士军队决定换装后装枪,他再也没有敢反对。

而这也成为了德莱赛步枪的设计逐步成为世界主流的重要契机。

……

德莱赛1841采用“针刺”发火原理弹丸、起爆药和黑火药全部装在一个称做“rb”的圆筒状纸弹壳中,但起爆药不是装在弹壳尾部,而是装在弹丸底面中间的。当扣动扳机后,弹簧的力量释放细长的击针,从枪机前端刺入弹膛内枪弹纸壳的底部,并一直向前直至刺到弹丸底部的起爆药并将其引爆,继而点燃纸壳内的黑火药。在枪机被打开以前,其击针后部的一个扳手必须要先行移动,然后才能旋转并向后打开枪机,装填下一发子弹,再将枪机推到位并旋转关闭弹膛。在击发之前,需要用手将击针后部的那个扳手竖起并向后旋转到待击位置。

弹药都是由枪管前面装进去的,而后装枪是子弹从枪械后面装进去的。那么优势就很明显了。如果一个人要从枪口装弹药,那么人必须站起来,在缺少掩体的情况下,整个人都会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而后装枪不一样,使用后装枪,在卧倒的情况下就可以装填弹药,敌人就很难攻击到。而且1841采用了旋转后拉式枪机,使射速大大提高。1841的射速是当时各国部队普遍装备的前装枪的近5倍。正是这两个优势,让普鲁士军队在七周内打败了奥地利军队。

1841使用击针击发,但这个击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太长。击针过长会使击针经常接触灼热的火药而造成击针损坏。后装弹药是1841的一个优点,同时也是一个缺点。后膛的气密性很差,泻出的火药气体会干扰射手瞄准,严重的甚至会灼伤皮肤。当然,这在当时来讲是不可避免的,比他早的霍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