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祛沉疴苔丝理账(1/4)
一连十几天,苔丝就像丢了魂似的,恍恍惚惚,魔魔怔怔。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她就像蔫死的鸡一样,长吁短叹。垂头丧气,颓废得不像个人了。人也瘦了一大截,不管谁看了都有些心疼。
失恋不是人生的全部,日子还在继续。
命运不会同情一个弱者,不会为一个懦夫而掬一滴眼泪,更不会因你的痛苦而有所停顿。更何况,苔丝还是广济公司的董事长。她必须面对更多的艰险与挑战。
摆在苔丝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一直颓废、消沉下去。要么就在逆境中崛起,脱胎换骨,做个新人。她已经没有了选择,没有了退路。只有背水一战,才有可能绝处逢生。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道理颠扑不破。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广济公司在经营上出了很大的漏洞和麻烦,弄得不好,公司就得破产改制,甚至关门大吉,几千名员工都得回家去吃老米饭。苔丝不敢怠慢,一颗心也高度紧张起来,毕竟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和几千人的饭碗。
问题主要是资金链断裂,和好几笔大的款子都收不回来,成了呆账和死账,从而拖累了整个公司,一粒老鼠屎,弄坏了一锅汤。一时里,苔丝也有些发怵,小狗咬刺猬,真不知从何处着力,从哪里下手,两眼一抹黑。
按理说,广济公司有国贸商行注资持股,经营得还算不错,公司加速扩张,事业蒸蒸而上,早期的投资也有了回报。再加上,妹妹艾米莉抓住了大骗子陈珂,拔起了萝卜带出了泥,苔丝被骗去的六万两银子,也已经全额用货物补齐,而且还额外得到一笔不大不小的利益,也算是因祸得福功德圆满了。
漏洞究竟出在哪里呢?苔丝百思而不得其解。苔丝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一把手,一直以来,她都喜欢抓大放小,从不过问某些细节,她要的是整体结果。公司赚没赚,赔没赔。不想这样一来,倒给了某些人以可乘之机,把公司搞出了一个大窟窿,到了非查不可的地步。
千里长堤,毁于一穴的大道理,苔丝懂。不把穴,不把这个窟窿眼堵住,广济公司就有可能岌岌可危,国贸商行的投资也可能血本无归,妹妹艾米莉也可能亏得一塌糊塗。广济公司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牵一发而动全身。
究竟谁是那只幕后黑手呢?谁在暗中做了手脚?苔丝开始在暗中观察,并做了全盘的考虑。相比那些杀人放火的刑事案,经济犯罪都比较隐秘,案犯都是些高智商的人,手段高明,心思细密,更不好对付,案件也更不容易破获。
可再难破也得破,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正义总得有人伸张。苔丝决心不动声色,先从公司的往来明细查起,一笔笔对,一笔笔抠,争取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找出一些问题的症结和端倪,尽快堵住漏洞,尽快将罪犯绳之以法。
算起来,除了苔丝这个董事长兼总经理,广济公司还个两个副总经理。一个姓郜,叫郜秋明,主管公司的生产和销售;一个姓潘,叫潘长年,主管公司的财务和后勤。
而且公司有明文规定凡一千两银子以上的开支,必须有总经理签字或授权;凡五千两银子以上的开支,必须经公司董事会表决同意,秉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可能就是民主集中制的胚芽吧。
正人先正己。
苔丝下定了决心,先从自己签字的账目查起,一个一个地核对数据,资金的流向,作用,用途,以及投资的项目和产生的效益,务求查个水落石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苔丝把自己关在房子里,端吃端喝,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出门,翻遍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本账簿,看花看胀了眼睛。
查完了自己的账目,苔丝又开始着手查副总经理潘长年的。潘长年主管公司的财务和后勤,经手的事情更繁更杂,内容也更丰富,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马车牛车。账本厚厚薄薄三百多本,摞满了整个屋子。别说查,看着也有些头疼。
没办法,苔丝下定了决心,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她谢绝了一切俗务,自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闭门谢客,坚持八年抗战,打持久战。潘长年是公司里的老人了,老谋深算,要搞钱的话,也会更加隐秘,更加高明,更加不露行迹。
有的时候,苔丝查得头昏脑胀,脑仁发痛,实在有些受不了。苔丝只好用冷水洗洗,用热毛巾敷一敷头,又接着开始查,开弓没有回头箭,苔丝已经没有半点退路,不挖出那个暗藏的蛀虫,不将罪犯绳之以法,她绝不会罢休。
好在这个时候,妹妹艾米莉伸出了援手,给她派来了两个国贸商行的老账房。账房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胡子花白,满脸皱纹。对于查账,他们更是行家里手,小菜一碟。他们一个报数,一个打算盘,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配合默契,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也减轻了苔丝的负担。
十几天下来,也终于查出了一点眉目。潘长年也有十几笔账不对数,有些瑕疵。不过,数目不是很大,应该造不出很大的亏空。苔丝有些茫然,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呢?账还有没有查下去的必要,会不会劳而无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