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乱世 第四章(1/4)

削藩战争爆发一个多月后,朝廷和藩镇的战略资源就已经接近枯竭,双方都面临着弹药不足的窘境。一阵狂飙急进攻占西京的熊达威眼下正在史泽豪的王府里发愁,削藩大军储备的导弹几乎都在近期的城市攻坚战里消耗殆尽,东都的朝廷不太乐意继续提供这类造价高昂的武器,缺乏燃料的空军和机械化部队也在各自的驻地里动弹不得。就算是熊达威想要继续追击藩镇军,他现在也没有办法发起进攻。

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史泽豪的封地上爆发了一场四处蔓延的禽流感,差不多每天都有几百名朝廷官兵因此病倒,缓解疫情的疫苗和药品也迟迟不曾送到。

缺乏战地造血能力的朝廷军队因为疲软的后勤无力追击敌人,深入中原北部的茫茫山林消灭藏匿的藩镇军对他们而言很不容易。“镇国公”不是一个会因私废公的小人,不过当史儒丰用释放辛伟民作为筹码和他秘密交涉以后,熊达威决定终止在夏季发起进攻。

占据藩镇封地的朝廷官兵等着后方省份送来必不可少的补给,他们在摸索一套有效接收和治理新占领区的方法。梁文远趁此机会整顿麾下官兵的军纪,严惩开小差和持械抢劫的普通战士,一批倒卖军用物资和克扣粮饷的下级将校受到革职。

按照官方汇率,“江帝币”可以兑换远超实际购买力的“藩镇流通券”。许多贵族将领正带着大笔钞票低价圈占田地和购买房地产。当地的生意人急于出手效益不好的工厂,一大批接收官吏乘机低价购入这些产业并打算在日后市场回暖时卖出。

刘帝和熊达威都没有阻止这种不正之风,他们不愿意和那些有来头的关系户撕破脸皮。帝国近年来的军费开支有限,大部分官兵都过着苦日子,天子要用这种方式犒赏他们。

时间转眼就到了六月下旬,东都安排“天使”侯猛前来慰问前线将士,奋战一线的朝廷将校获得了几十瓶使用明黄色绸缎布封口的高档御酒以及一叠关于南原大捷的嘉奖令。

熊达威和几位将军陪同“天使”游览了史王爷的王府园林,众人在养殖着锦鲤的人工湖泊旁驻足休息。跟在天使身后的陶裕霆掰碎手里的半块烧饼,他将这些碎末扔进带有石制围栏的人工湖泊,几十尾金红色的锦鲤迅速聚拢过来。

忧心前线战况的梁文远提醒忙着喂鱼的同僚说道:“我看朝廷的封锁战有很大漏洞,贼军居然能搞到南直隶、三荒、江东等地生产的武器,这里面有人在走私。一些武将在打仗时忙着上网参与证券交易,充当老鼠仓让他们发了财。”

陶裕霆摇头说道:“文远不要多操心,就让贼军再蹦跶一阵吧。招待天使才是头等大事,走私就是细枝末节的小事。”

“凡事不能搞得太过火,一个人打开显微镜观察事物,他就会发现数不清的细菌,但是你能消灭这些东西吗?贪污**历朝历代都有,这种问题不一定非要解决。在‘利出一孔’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力出一孔’。”

心情愉悦的熊达威也加入了喂食的队伍,他对站在身旁的“天使”问道:“天子近来可好,我的公务比较繁忙,抽不出时间去东都面圣了。”

侯猛用双手抓住身前雕刻有细腻花纹的石栏杆,他对“镇国公”回答说道:“天子和丁勇铭打得火热,他对反省院提供的祭品比较满意。国防部倒是对削藩战争的进度有所不满,李崇福指望熊公你早点出兵荡平剩下的贼军。冯公和崔公也是差不多的意思,维持削藩大军对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现在南直隶地区的警备队都不能按时领到工资,这群人都不肯好好工作了,兴州的犯罪率上升了不少。”

熊达威点头说道:“我知道天子很难,可是藩镇地区的处境更难啊。粮弹运输的困难就不用说了,光是治安成本就高得吓人。朝廷什么时候准备好充足的军费,我就什么时候出兵平叛。”

刘帝二十三年的秋天,朝廷军队在新占领的地区大力推行保甲法,杜绝了藩镇军煽动民众的机会,各地均修建起广泛覆盖的哨卡、碉堡、电子摄像头和炮楼。名目繁多的“联乡总队”迅速成立,小股朝廷军队常常在城区和乡间巡查,熊达威将此称为“人民战争”。面对小股活动的藩镇军游击队,这些民兵自然竭力避免冲突,见面便施放空枪装装样子,他们不会为难自己的老乡。

朝廷正规军在盘查时往往态度恶劣并进行敲诈勒索,甘霖地区就曾上演过这样的一出闹剧。

曾有五名朝廷官兵来到甘霖的一处山坳里捉拿藩镇军的游击队员,这名游击队员却并没有在那里躲藏。官兵搜查了几间民宅和屋前的柴草堆,为首的副班长便找来四名老乡逼问情报,他虚张声势的说道:“任何藏匿贼军的行为都会受到帝国法律严惩,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如果你们不配合,每过一分钟,我就要枪毙一个人。”

朝廷将士后来确认几位老乡的确是不知情人士,最后便离开了。此事随即被讹传成好几个版本,有人说官兵在击毙一个人后问出了游击队的消息,也有一种说法是官兵连续击毙了四人。最离谱的版本是官兵没能找到游击队员,他们将其中三人击毙,余下那位便被冒充成逃犯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