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面临抉择(2/4)

令人艳羡的事情!

不过要在侠客飞来飞去,神出鬼没的大楚安心养老。

有能够享受的资本是远远不够的,身家性命还得有所保障。

不然哪日被武功大成的仇家杀上门,死的不明不白,连个喊冤的人都没有,当真是死的憋屈。

前半辈子辛苦折腾的身家,就算再如何厚实,也带不到地府里去花销。

故而大楚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富商巨贾,甚至是地主老财都有请武林高手看家护院的讲究。

大楚百姓多有英勇豪壮之辈,多得是一贫二白之时什么路都敢走,什么险都敢犯的人。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种常常行危险之事的人大多数都死了,暴尸荒野也没个人帮着埋。

楚珏在穷苦的茅草集就见着了不少这样的人,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老子烂命一条,没啥怕的,脑袋丢了碗口大个疤,了不起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少年时的楚珏听着这些慷慨激昂的话,对好汉们敬佩不已。

但凡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充满了盖棺定论的味道。那么往往是那人对结局的预料以及害怕。

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说着这话的那伙茅草街汉子死讯传来。

楚珏不知道他们去干了些什么,茅草集也没人关心他们去做了什么。

这个消息当时在茅草集引为热谈,几日后传言便慢慢消散了。

非亲非故之人没人会刻意记得他们,只有家中亲人整日暗自神伤,泪流满面。

与楚珏关系相熟的刘婆婆独子刘三也在那伙人中。

死讯传来以后,刘婆婆整日以泪洗面,不久后就失明了。

再过不久,没人照顾的刘婆婆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夜里上吊自尽了。

楚珏想起慈眉善目的刘婆婆,那是一个心肠极好的老人。

偶尔路过她家门前时,刘婆婆都很热络地拉着楚珏嘘寒问暖。

又想起刘婆婆的独子刘三——一个时常将和煦笑容挂在嘴边的英勇青年。

刘三闲暇时会与楚珏讲一些事情,说干他们这一行。死是常事,有时只是被高手一刀了事,有时是被雇主杀人灭口。

若是在野外不幸被豺狼野豹吃了尸体,那死无全尸的惨状,当真是烂命一条,可怜可悲可叹!

也有些冒险博得一些积蓄的汉子,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回归安逸生活后变得惜命如金起来,再不复当初的满腔孤勇。

于是他人口中就多出了一位不仗义的兄弟,一位不感恩的白眼狼。

“诶~,三哥,你怎么就不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呢?”楚珏想起那个笑容和煦的青年,叹息一声,惋惜不已。

那回楚珏跟刘三正好在闲谈。茅草集那伙汉子找来,刘三赚够了钱本想做点安生生意,这次不欲前去。

“刘三,你还是不是兄弟?”听了刘三婉拒的话语,一人面目狰狞地怒吼道。

刘三无言,默默回家拿好了刀。

临走前不忘对楚珏说道:“等三哥回来请你喝酒。”

也是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英勇少年回头咧嘴一笑,温暖和煦

昔年太祖开国,从军者云粮影从,揭竿而起响应者不知凡几。

这些都是沙场上真刀真枪搏命的好汉!

正是凭借这些好汉英勇不畏死的血性,太祖才得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衣衫褴褛武器简陋的太祖军队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前朝敌军,屡战屡胜,次次大败敌军。

凭借的是太祖运筹帷幄,用兵如臂使指的卓越军事才华,以及将士们悍不畏死的血性,才能势如破竹一举掀翻前朝。

如今大楚号称天朝,万国来朝,威服四海。

大楚富庶,地大物博,每年西域都护府都有大量银钱涌来。

这样的大楚,子民自然拥有全天下最富足的生活。

以至于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神情里都不自觉流露着淡淡的自信和骄傲。

有了安生住所,过上了安稳日子,不自觉就会想着如何长住久安,这是人的天性,也是对幸福的追求,无可厚非。

住在宝怀巷的达官贵人家眷们显然实现了长住久安的终生理想。

原因就在于江南道最高军事府邸就在旁边,贼子宵小敢来冒犯,那当真是太岁头上动土,胆子不小。

江南道经略府,龙盘虎踞于姑苏城东。

作为江南道最高军事府邸,经略使府占地面积极其广袤,光是大门便有八扇。

各扇大门皆通着一个办公衙门。江南道的军事调动、武将选拔、团练等等事务悉数要经手经略使府。

此刻,楚珏站在经略使后府的一道门前,通知门房前去通知苏岐楚珏来访。

这道门后住的便是经略使宋致道的家眷。

江南道经略使宋致道文武双全,不仅是沙场有名的儒将还是江湖上闻名的刀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