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魔神晶(2/2)

权、荆楚刘备大惊,能为王者岂是庸才,知晓曹操之意不在魔神晶,乃是为巴蜀和东吴而来。

闻得消息,浑人张飞对刘备道:“大哥,曹操为寻魔神晶而来,我等决不能如他所愿,即可便加派人手去寻!”

刘备怒骂道:“糊涂蛋。”

张飞不知所以,而诸葛孔明则出列道:“王上,臣以为曹操所谋必荆州也,当联合东吴,否则无能能当其锐。”

“丞相所言甚是。”刘备点头,原来刘备自称汉中王,诸葛孔明已然为相。

诸葛孔明继续道:“吾愿亲自往东吴一行,想来孙权也非庸人,定知曹操所谋,联合之势可成。”

“有劳丞相。”

于是诸葛孔明决定往东吴。

可浑人张飞却依旧不愿放弃,嚷嚷道:“有仗打最好。可魔神晶也不能真的落入曹操之手,让我家崽子去碰碰仙缘!”

“传孤令,让年轻一代去碰碰仙缘。但尔等必不可放松,做出外松内紧之势。但凡曹操有所谋,必定让其吃个大亏!”几乎同一时间,东吴之都建邺。吴王孙权高坐庙堂之上,对麾下武吩咐道。

“是!”

于是大能者借此机谋大业,年轻一辈却开始聚集江水,欲寻魔神晶。寻觅那可能的仙缘。

当世没有航运,只偶尔有些打渔的船,可也只是偶尔。更多时候陪伴孟获的则是滚滚的东逝水和江水沿岸的景色,除此之外便是寂寞。

江水变幻,渔樵未变。

试问江水左右生活百姓。却有一人闻名这一带,而这人只有一个名字——白发渔樵。

白发渔樵的传闻已经不知多少年,便是从当世还存活的寿老人也有耳闻,原来在他们小时候这江水之中便有白发渔樵,传言白发渔樵住在江渚上,在此间漂泊亦有百年不止,甚至更久更久,有些偏远的寨子甚至将白发渔樵当成是河神一般看待。

从来只有猿啼、鸟鸣的江水两岸最近却不平静。时常会见到提刀或负剑少年郎出现。而且多闻讯一些江水中的诡异之处。

说到江水诡异的地方倒是不少,可最具传奇色彩的则是江水中的白发渔樵。

一些老人说便是他们小时候,就远远望见过江水中泛舟独钓的白发渔樵,而最近两年似乎也见过几次,而且隐约间还有歌赋从白发渔樵口中传出。

泛舟游江至少百年以上,自然吸引了一些年轻人的注意。

按照江水沿岸民众的说法。每年开春这个时段,白发渔樵应该在江水上游。会随着上游融化的雪水一同漂流,直至江水尽头的东之海。而后再逆流而上,年年不断岁岁不停。

得闻此消息,不少年轻人若有所思离去。

其中便有三人,其中一人年纪颇大,另外两个年纪尚轻,即使如此三人却兄弟相称。其中一得粗狂,嗓门颇大的青年,嚷道:“封哥,要我说全赖那白发渔樵!竟然就在咱家地头,咱可跑了好多冤枉路,别让我逮住他,否则有他好看。不一嗓子将他吓落江水中!”

那年为兄者背负三尺剑,闻言面色一肃道:“苞弟万不可放肆,吾料那白发渔樵非寻常人,此行有求于人,万不可得罪之!”

“兴哥你怎看?”粗狂青年不以为意,看向身边另一青年。

那青年挂侧刀,闻言道:“见机行事。”

三人有说有笑往江水上游而去。

不多时便见一行十数人拍马赶来,速度甚快带起一路烟尘。

“呔!”那粗狂年轻人大喝一声,只震得那十数人胯下坐骑个个嘶鸣,要不是有主人揪扯着,怕是匹匹失蹄。

“何来野人,敢当东吴世子坐骑!”一声怒喝传来,就见一少年将领拍马而出,怒视对面兄弟三人。

“那位是东吴世子?难道是你个小白脸。”粗狂青年丝毫不惧,指着十数人当中一骑马书生模样青年问道。

那书生赶紧道:“在下乃世子坐下陆伯言,见过张苞将军。”而后又指指身边一神色颇不堪的年轻人道,“这位乃我世子仁也。”

仁,便是孙仁,倒不是吴王孙权之子,而是孙坚幼子孙仁是也。

“你竟然识得俺?”那粗狂汉子面露喜色道。

“如雷贯耳。”书生一语双关道。

粗狂张苞不知其意,只以为自家名声真响亮,立刻道:“好说好说,原来是东吴之人,只要不是魏之贼,那咱便一起走来,一起去撞仙缘!”

“好说好说。”书生微笑应道。

两厢人马合的一处,准备沿江而去。

只是还不曾动身,就听一声怒喝传来:“谁人大放厥词,敢辱吾魏王!”

众人看去,又是一对人马奔来,为首乃一员俊俏小将。(。。)
本章已完成!